一、读音
“杵臼之交”的拼音是 chǔ jiù zhī jiāo。
二、释义
“杵臼之交”源自于一段关于友谊的典故,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不拘身份地位的真挚交往。其中,“杵”指舂米或捶衣用的棒槌,“臼”则是用来捣东西的石器。这句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杵和臼那样互相配合,彼此帮助,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三、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吴祐传》。东汉时期,吴祐与公沙穆交好,两人虽身份悬殊,但友情深厚。公沙穆为了求学,化名到吴祐门下为仆,而吴祐并未因他的身份轻视他,反而视其为知己。后来,公沙穆显露出真实身份时,吴祐依然以平等态度对待他,这段佳话被后人称颂为“杵臼之交”。
四、造句
1.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虽然性格迥异,却能相互扶持,堪称现代版的“杵臼之交”。
2. 这对老友之间的感情坚如磐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的友谊始终如“杵臼之交”般牢不可破。
五、近义词
- 莫逆之交:指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
- 患难之交:指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朋友。
- 知己之交:指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朋友。
六、反义词
- 势利之交:指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缺乏真诚的情谊。
- 酒肉朋友:指只在吃喝玩乐中交往,缺乏深厚情感的人。
七、总结
“杵臼之交”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珍视那些超越身份、地位差异的纯粹友谊。这种友谊无需华丽辞藻修饰,只需真心实意便足以动人。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杵臼之交”的含义及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