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疮百孔”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物体上布满了裂痕和破洞,看起来十分残破不堪。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事物或状况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缺乏完整性或者稳固性。
例如,当我们说一座老房子“千疮百孔”,可能是指这栋建筑年久失修,墙壁上满是裂缝,屋顶漏水严重,整个结构摇摇欲坠。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千疮百孔”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经济、组织等多方面的状态,比如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内部问题层出不穷,就像被打得遍体鳞伤一般。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战国策·齐策六》中有提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天下之士,莫不有求于秦者,而秦王千疮百孔。”这里的“千疮百孔”是用来形容秦国当时面临诸多危机,国家形势岌岌可危。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具体的情况,比如一件破旧的衣服、一段破裂的关系,或者是某个计划中漏洞百出的部分。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破碎与缺陷,给人一种无法修复的感觉。
总之,“千疮百孔”不仅是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也是一种深刻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及时修补问题,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