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关于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的时间参数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对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理解与计算,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正确计算这些时间参数,并通过实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什么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一种以时间为尺度绘制的网络图,其中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事件。它结合了双代号网络图和时间坐标的优势,能够直观地展示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概念
- 总时差:指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最大机动时间,即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推迟的时间。
- 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推迟的时间。
计算方法
总时差的计算公式:
\[ TF_i = LS_i - ES_i \]
其中,\( LS_i \) 是工作的最晚开始时间,\( ES_i \) 是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自由时差的计算公式:
\[ FF_i = ES_{i+1} - (ES_i + D_i) \]
其中,\( ES_{i+1} \) 是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ES_i \) 是当前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D_i \) 是当前工作的持续时间。
实例分析
假设有一个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
1. 工作A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0天,持续时间为3天;
2. 工作B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3天,持续时间为4天;
3. 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天,持续时间为5天。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因为它没有后续工作。
- 工作B的自由时差为0(因为工作A完成后立即开始),总时差为4天。
- 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0(因为工作B完成后立即开始),总时差为5天。
总结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非常重要。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对准备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