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和服务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具体目标包括:
1. 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综合文化站,每个村(社区)都有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多样,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100场次。
3. 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与传播。
4. 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本地总人口的5%以上。
三、重点任务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确保所有乡镇和村(社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 提升服务效能
- 定期开展需求调研,了解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据此调整服务内容和形式。
- 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移动图书馆、线上展览等新型服务项目。
3. 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节、读书会、非遗展示等,增进不同地区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 支持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鼓励他们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并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活动。
4. 强化队伍建设
- 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业务进修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 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公共文化事业,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队伍。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
- 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并逐年增加投入比例。
-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及重点活动开展。
2. 完善法律法规
- 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 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3. 营造良好氛围
- 广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意义及其带来的好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五、结语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还能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坚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让每一位公民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