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奇怪的大石头》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5-06-10 15:05:50

问题描述:

《奇怪的大石头》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0 15:05:50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奇怪的大石头》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块看似普通却充满神秘色彩的大石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紧凑有趣,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原文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旁,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头形状奇特,表面粗糙,上面布满了深深的裂痕。村里的老人们说,这块石头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几百年,谁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奇怪。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好奇的小男孩。他叫小明,是个爱提问的孩子。他对这块大石头充满了疑问:“这么大的石头,是谁放在这里的呢?它为什么会这样奇怪?”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探究这个谜团。

小明找来了他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围着石头转圈圈,仔细地观察每一个角落。他们用手摸了摸石头的表面,发现它既坚硬又冰冷。接着,他们尝试搬动石头,但无论怎么用力,石头都纹丝不动。

经过几天的研究,小明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他在石头附近挖出了一些小石子,发现这些石子的颜色和形状与大石头非常相似。他推测,这块大石头可能是由许多小石子聚集而成的。

带着这份新发现,小明跑回家翻阅书籍,查阅资料。最终,他得知这种现象叫做“风化作用”,是大自然的力量让石头逐渐改变了模样。小明兴奋极了,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们。

从此以后,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自然博物馆”。每到周末,都会有小朋友围坐在石头周围听小明讲解关于它的故事。而小明也因为这次经历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探索。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大石头的照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见过这样的石头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而引入课文主题。

二、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记出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三、精读课文

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小明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大石头秘密的。

2. 提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四、拓展活动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带上笔记本,记录下自然界中有趣的植物、动物或地质现象。回到教室后,分享各自的观察成果。

五、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探索的乐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