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村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特制定本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村级公益性岗位的设立、管理和考核,确保公益岗位的有效运行和作用发挥。
一、岗位设置原则
村级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应遵循因需设岗、按需定员的原则,结合村庄实际需求和村民能力特长进行合理配置。优先考虑困难群体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通过公益岗位帮助其实现就业增收。
二、岗位职责与任务
各村级公益性岗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由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维护、公共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工作。每个岗位需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标准和目标,确保工作有据可依。
三、选聘程序
村级公益性岗位的选聘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符合条件的村民自愿报名,村委会组织评议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人选并公示。选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候选人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工作热情。
四、日常管理与监督
村委会负责对村级公益性岗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考勤记录、工作监督和绩效评估。定期召开岗位人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公益岗位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考核与激励
为激发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岗位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于不合格者予以劝退或解聘。此外,还可通过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资金保障与使用
村级公益性岗位所需经费纳入村级财务预算,专款专用。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岗位工资、购买必要的工具设备以及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村委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希望通过本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就是我们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每位参与其中的同志都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