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常识,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及社会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X年级X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学生、班主任、学校安全负责人
六、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资料;
2. 制作PPT课件,内容包括交通信号灯、行人过马路注意事项、骑行规范等;
3. 准备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或动画短片;
4.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和情景模拟游戏。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由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出行安全。
2.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交通事故的警示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3.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
由班主任结合PPT内容,讲解以下
- 常见交通信号灯的含义;
- 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 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 遇到交通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4. 互动问答环节(10分钟)
设置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抢答。题目涵盖交通规则、标志识别等内容,寓教于乐。
5. 情景模拟演练(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过马路”、“安全骑车”等情景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交通安全行为的理解。
6. 学生发言与分享(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不文明出行行为,以及如何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7. 总结与倡议(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并发出“从我做起,遵守交规”的倡议,鼓励学生争做文明出行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八、活动延伸:
1. 布置一份“我身边的交通安全小调查”作业,让学生记录家庭或社区中常见的交通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鼓励学生制作交通安全手抄报或宣传标语,张贴在班级或校园内,扩大宣传效果。
九、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今后将继续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十、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教案设计人:XXX
日期: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