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吐泡泡的形态,激发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学习用圆形和波浪线表现小鱼和泡泡,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 彩色卡纸(蓝色背景)
- 各种颜色的蜡笔或水彩笔
- 小鱼图片或视频资料
- 范画若干(展示小鱼和泡泡的画法)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小鱼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关于小鱼在水中游动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动作,并提问:
“小鱼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你们有没有看到小鱼吐泡泡?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幼儿理解小鱼吐泡泡的动态和泡泡的形状特征。
2. 教师示范(8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或大张纸上示范如何画小鱼和泡泡:
- 先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鱼,注意鱼的身体要流畅。
- 然后在小鱼周围画出大小不一的圆形,表示泡泡。
- 可以用波浪线连接泡泡,增加画面的动感。
边画边讲解:“泡泡是圆圆的,像气球一样,小鱼吐出来的泡泡会慢慢上升。”
3. 幼儿操作(15分钟)
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鱼和泡泡。
- 提醒幼儿注意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
- 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4. 展示与分享(7分钟)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讲述自己画的是什么内容。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如:
“你画的小鱼真可爱!”
“你的泡泡画得又大又圆,真漂亮!”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美工区提供不同材质的材料(如棉签、海绵印章等),让幼儿尝试不同的作画方式。
- 结合语言活动,讲述《小鱼和泡泡》的故事,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鱼吐泡泡”为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绘画兴趣。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幼儿能够较好地掌握圆形和曲线的表现方法,整体效果良好。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材料和形式,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