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席汉氏综合征10例误诊分析(论文)

2025-07-02 17:30:24

问题描述:

席汉氏综合征10例误诊分析(论文),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7:30:24

席汉氏综合征10例误诊分析(论文)】在临床实践中,某些罕见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与常见病相似,导致误诊或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对近期内收治的10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席汉氏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误诊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识别能力。

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该病多见于分娩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血的产妇,尤其是未及时输血或抢救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或其他内分泌疾病。

本次研究的10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35至52岁之间,均曾有产后大出血史。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皮肤苍白、脱发等。其中,6例最初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误诊为抑郁症,1例被误认为是更年期综合征,另有1例因长期低血糖症状被怀疑为胰岛素瘤。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促激素水平测定(如TSH、ACTH、FSH、LH)、皮质醇水平检测、性激素水平分析等,最终确诊为席汉氏综合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并未提供完整的产科病史,导致医生未能及时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

分析误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自身对产科病史的忽视或隐瞒;二是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对该病典型表现的警惕性;三是辅助检查手段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垂体功能异常。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临床医生在遇到类似症状的患者时,应详细询问是否有产后大出血史,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加强对于少见病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对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能力。

总之,席汉氏综合征虽属罕见病,但若能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