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教案】一、活动名称:有趣的磁铁
二、活动目标:
1. 认识磁铁的基本特性,了解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 通过操作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简单的记录与表达。
三、活动准备:
1. 各种材质的小物品(如:铁钉、回形针、塑料片、木块、纸片、布料等)。
2. 磁铁若干(大小不一)。
3. 操作记录表(画有“可以吸”和“不可以吸”的两个小格子)。
4.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展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磁铁,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探索环节(15分钟)
教师分发磁铁和各种物品,让幼儿自己尝试将磁铁靠近不同的物体,观察是否被吸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记录结果。
3. 分享交流(5分钟)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如“磁铁可以吸铁钉”、“不能吸塑料片”。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幼儿总结磁铁的特性——磁铁可以吸铁制品。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应用,如冰箱贴、磁性玩具、门吸等,让幼儿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2. 通过记录表检查幼儿是否能正确判断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3.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提升表达能力。
六、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家寻找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一步巩固科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体验,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思,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情境,拓展幼儿的科学认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