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原文及翻译】《咏荆轲》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国时期刺客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荆轲英勇无畏精神的赞颂。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陶渊明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原文:
燕丹善养士,
游侠动四方。
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光。
荆轲饮燕市,
酒酣夜别觞。
登车何时返?
去去未可量。
易水悲风起,
壮士一去不复还。
身死名不朽,
功业留后世。
岂为身与名?
志在扶社稷。
愿逐鹰扬者,
长驱向咸阳。
秦王不可得,
徒劳心自伤。
呜呼!
此士真奇才,
谁能继其芳?
翻译:
燕太子丹善于招揽贤士,
他身边的游侠之士震动四方。
虽然这位英雄早已离世,
但他的光辉却流传千年。
荆轲曾在燕国的街市饮酒,
酒醉之后,在夜里告别众人。
他登上马车,不知何时能归还?
这一去,前途难测。
易水边的风声凄凉,
壮士一去便不再回来。
他虽身死,但名声永存,
功业也被后世铭记。
难道他是为了自身的名利?
他的志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
他希望追随如鹰般勇猛的人,
一路直指咸阳城。
然而,秦王终究未能得手,
只留下满心的惆怅与悲伤。
唉!
这位士人真是非凡之人,
谁还能继承他的英名与精神?
结语:
陶渊明通过《咏荆轲》表达了对古代义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与正义的追求。诗中不仅展现了荆轲的豪情壮志,也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