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探索小数乘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特别是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实物图片(如购物小票、价格标签等)。
-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笔。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明去超市买了3支单价为2.5元的铅笔,他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提问: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 × 3 = ?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2.5 × 3。
可能的思路:
- 把2.5看作2元5角,3个就是7元5角,即7.5元;
- 或者将2.5转化为整数,先计算25×3=75,再把结果缩小10倍,得到7.5。
(2)引导学生观察:2.5是几位小数?乘以整数后,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原数相同?
(3)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
- 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补0。
3. 巩固练习(15分钟)
出示几道练习题,如:
- 1.2 × 4 = ?
- 0.6 × 5 = ?
- 3.8 × 2 = ?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提升(10分钟)
提出一个稍复杂的问题:“妈妈买了2.4千克的苹果,每千克6元,她应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2.4 × 6 = 14.4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小数乘法。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乘整数的关键步骤。
-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3页的练习题,并思考“如果一个数乘以0.5,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五、板书设计:
```
小数乘整数
2.5 × 3 = 7.5
25 × 3 = 75 → 7.5
小数点位置由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帮助学生建立对小数乘整数的直观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同时,在练习环节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仍存在混淆,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