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教学时间】2025年4月5日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课文内容】《金色的草地》
【授课教师】李老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2. 学会生字词,积累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3. 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一、导入新课
李老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题目是《金色的草地》。大家先看看这个题目,你们觉得“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呢?谁能想象一下?
学生A:
我觉得可能是春天的时候,草地变得金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金子。
学生B:
我以前在公园里看到过草地,但不是金色的,可能是在阳光下看起来特别亮吧。
李老师:
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李老师:
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问同桌。读完后,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李老师:
谁来分享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学生C:
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发现草地在不同的时间颜色会变化,早上是绿色的,中午变成金色的,晚上又变回绿色了。
李老师:
很好!这位同学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为什么草地的颜色会变化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仔细看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李老师: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他发现了什么?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学生D:
作者一开始以为草地是绿色的,后来他发现每天早上草地是绿色的,中午却变成了金色,晚上又变绿了。
李老师:
非常好!这说明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那么,他是怎么知道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呢?
学生E:
因为他观察了很久,还去问了爸爸,爸爸告诉他是因为蒲公英开了花,所以草地就变金黄了。
李老师:
对!这就是科学观察的重要性。作者不仅看到了现象,还通过思考和询问弄明白了原因,这种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李老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段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草地的美丽景象的。
(出示课文段落:“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草地里玩。我发现草地并不是全绿的,而是有地方绿,有地方黄。”)
李老师:
这段话中,“发现”这个词很重要,它表现了作者对周围世界的关注。你能用“发现”造一个句子吗?
学生F:
我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只小蝴蝶。
学生G:
我昨天发现我的书包不见了。
李老师:
很好!看来大家都掌握了这个词的用法。
五、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李老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自然现象?比如树叶的颜色变化、天气的变化,或者花草的生长规律?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学生H:
我看到小区里的樱花树,刚开始是粉色的,后来慢慢变白了。
学生I:
我家阳台上的多肉植物,晒太阳的时候颜色会变深。
李老师:
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孩子。
六、总结升华
李老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认识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奥秘,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希望大家今后能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板书设计:
- 题目:金色的草地
- 观察发现:草地颜色变化
- 原因:蒲公英开花
- 情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