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实施方案x】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制定本《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围绕“产业兴农、电商助农、服务强农”的总体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平台搭建、人才培育等手段,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农民电商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宽带网络覆盖,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2. 培育农村电商主体
鼓励本地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参与电商运营,支持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开展电商创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带头人。
3. 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4. 强化电商人才培训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商人才培养机制,组织电商技能培训、实操演练、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农村群众的电商应用能力。
5. 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金融支持、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农村电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 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专项政策,在资金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 推动多方合作
加强与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4.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农村电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群众对农村电商的认知和参与度。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试点,完善基础,培育典型;
第二阶段(2026年):全面推进,扩大覆盖,提升能力;
第三阶段(2027年):巩固成果,深化应用,形成机制。
五、预期成效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农村电商覆盖率大幅提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带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