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交礼仪教案】一、活动名称:
《你好,朋友》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打招呼、说“谢谢”、“对不起”等。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意识,增强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互动。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准备:
- 礼貌用语卡片(如“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
- 小熊、小兔等动物玩偶
- 情景图片若干(如排队、分享玩具、帮助他人等)
- 音乐《找朋友》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熊玩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熊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引出“如何和别人相处”的话题。
播放音乐《找朋友》,请幼儿跟着节奏拍手,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教学环节(10分钟)
- 情景导入:教师用小熊和小兔的玩偶模拟一个场景,比如小熊想和小兔一起玩,但没有打招呼。
引导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没玩到?我们应该怎么做?”
帮助幼儿理解“先打招呼再游戏”的重要性。
- 学习礼貌用语:
教师出示卡片,带领幼儿朗读“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
通过模仿练习,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使用场合。
- 角色扮演:
幼儿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如“我想要你的玩具”、“你弄倒了我的积木”,引导他们用“可以借给我吗?”、“对不起”等句子表达。
3. 巩固环节(10分钟)
- 游戏《礼貌小明星》:
教师说出一个情境,如“有人帮你捡起东西”,请幼儿快速说出“谢谢”。
正确回答的幼儿可获得“礼貌小星星”贴纸。
- 互动问答:
教师提问:“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别人,应该说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给予表扬。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礼貌是交朋友的第一步”。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说一声“我爱你”或“谢谢”。
五、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 记录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及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游戏反馈幼儿对社交礼仪的理解程度。
六、活动延伸:
- 在班级中设置“礼貌角”,张贴礼貌用语图示。
- 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也引导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备注:
本教案注重幼儿的参与感和趣味性,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