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 大气环流
B.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C. 气象预报技术
D. 地球物理现象
答案:B
2. 下列哪种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最大?
A. 风速
B. 降水量
C. 温度
D. 湿度
答案:C
3. 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 )
A. 苗期
B. 拔节期
C. 开花期
D. 成熟期
答案:C
4. 在农业生产中,用于衡量土壤水分状况的指标是( )
A. 相对湿度
B. 土壤含水量
C. 蒸发量
D. 降水量
答案:B
5. 农业气象灾害中最常见的是( )
A. 干旱
B. 暴雨
C. 寒潮
D. 雷暴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
答:
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2. 什么是农业气候区划?其意义是什么?
答:
农业气候区划是指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将不同地区划分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区域。其意义在于指导农业布局、品种选择、耕作制度安排,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说明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
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作物生长,甚至造成冻害或热害。
4. 农业气象服务有哪些主要形式?
答: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警、农事建议、气候分析报告、气象灾害评估等,旨在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其科学安排农事活动。
三、论述题(10分)
试论述农业气象学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答:
农业气象学在现代农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还帮助农民合理安排播种、灌溉、施肥和收获时间,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
例如,在干旱频发的地区,通过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干旱的发生,从而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减少损失。又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根据气象预报适时调整插秧时间,可以避免低温冷害,提高产量。
此外,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也显得更加紧迫。通过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制定适应性农业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综上所述,农业气象学是连接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桥梁,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以上内容为《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有答案),适用于考试复习及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