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梁甫吟原文及翻译

2025-07-24 15:12:22

问题描述:

梁甫吟原文及翻译,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15:12:22

梁甫吟原文及翻译】《梁甫吟》是古代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的乐府诗,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相传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于夜深人静之时吟诵此诗,寄托其抱负与情怀。后世文人多以此诗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对英雄失意、壮志难酬的感慨。

一、原文

梁甫吟

(汉·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强与孟娵。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经纬。

一朝被谗言,身死不复起。

贤者不复出,天下无贤人。

二、逐句翻译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我走出齐国的城门,远远望见荡阴这个地方。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那里有三座坟墓,一座接一座,看起来非常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强与孟娵。

我询问这是谁家的坟墓,有人告诉我,是田强和孟娵的。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经纬。

他们二人武力可以推开南山,文才足以贯通天地。

一朝被谗言,身死不复起。

可是有一天,他们被小人进谗言所害,最终身死而不能复生。

贤者不复出,天下无贤人。

贤能之士不再出现,天下再也没有真正的人才了。

三、诗歌赏析

《梁甫吟》虽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极具感染力。全诗通过描写三座相似的坟墓,引出对田强、孟娵两位贤人的追忆与哀悼,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忠良遭陷害的愤懑与无奈。

诗中“力能排南山,文能绝经纬”一句,生动刻画了人物的才能与气魄,然而“一朝被谗言,身死不复起”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常。最后一句“贤者不复出,天下无贤人”,更是道出了作者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刻忧虑。

四、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梁甫吟》最初可能是一首葬歌,后来被诸葛亮引用,成为他抒发胸中块垒的重要载体。诸葛亮在《三国志》中被描述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他对自己的期许极高,而《梁甫吟》中的悲凉与无奈,也映射了他当时处境的艰难。

后世文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曾仿作《梁甫吟》,借古抒怀,表达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例如李白的《梁甫吟》就以豪放激昂的笔调,展现了对英雄失意的深切同情。

五、结语

《梁甫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代士人的理想与挣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与不安。今天重读这首诗,依然能感受到其中那份对才华的敬仰、对正义的呼唤,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叹息。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梁甫吟》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