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幼儿园冬至节教案活动范文精】一、活动背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冬至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特此设计了本次“冬至节”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冬至的由来、习俗及意义。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3.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 教具材料:冬至相关图片、视频、故事绘本、面粉、糯米粉、馅料、模具等。
-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冬至主题氛围,如贴窗花、挂灯笼、播放传统音乐等。
- 家长配合:提前通知家长,鼓励孩子在家参与包饺子或吃汤圆的活动,并拍照分享。
四、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冬至相关的动画视频或讲述《冬至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提问:“你们知道冬至是什么时候吗?”“冬至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绘本向幼儿介绍冬至的来历、风俗习惯,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以及冬至祭祖、祈福等传统习俗。同时结合儿歌或童谣,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
3. 动手实践(3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包汤圆”或“包饺子”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组合作,学习揉面、捏皮、包馅等基本技巧。过程中注重安全,确保幼儿使用工具时有成人看护。
4. 游戏互动(15分钟)
开展“冬至知识问答”小游戏,内容涵盖冬至的时间、习俗、食物等。也可以组织“冬至小画家”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冬至景象,展示作品并进行分享。
5. 总结分享(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同时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延伸活动建议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冬至食品,并记录过程。
- 在班级博客或微信群中发布活动照片和视频,让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 开展“冬至小使者”活动,让幼儿将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传播传统文化。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冬至为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了冬至的文化内涵,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今后将继续丰富节日教育内容,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活动的安全性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