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考中,文言文不仅考查学生的文言词汇积累,还涉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文言文阅读题及其解析,供参考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二、题目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环而攻之
(2)委而去之
2. 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4.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人和”的理解。
三、参考答案
1. 解释词语:
(1)环:包围。
(2)委:抛弃、舍弃。
2. 翻译句子: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又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的人和。
3. 主要观点:
文章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有良好的天时和地利,如果缺乏人心的团结,最终也会失败。
4. 对“人和”的理解:
“人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团结与合作。在现代社会中,“人和”可以体现在团队协作、社会和谐、家庭关系等方面。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四、总结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对古文知识的考查,更是对逻辑思维和语言理解能力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同学们可以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建议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并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如需更多文言文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可继续关注相关资料,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