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题(附答案).】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因数与倍数是数的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本单元主要围绕整数之间的关系展开,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为后续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因数与倍数》测试题,内容涵盖基本概念、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等多种题型,适合课后练习或期中复习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a ÷ b = c(a、b、c均为整数),那么我们说b和c是a的__________,a是b和c的__________。
2. 12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1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前5个)。
4.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__。
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 所有自然数都有因数1。 ()
2.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本身大。 ()
3.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
4. 2是质数,也是偶数。 ()
5. 任何数的因数都不少于两个。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B. 一个数的倍数只有有限个
C. 0是任何数的因数
D.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它本身
2.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2
B. 3
C. 6
D. 12
3. 下面哪个数是3的倍数?()
A. 17
B. 23
C. 27
D. 31
4. 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
A. 1
B. 它本身
C. 0
D. 无法确定
5. 下列哪组数都是质数?()
A. 4、6、8
B. 7、11、13
C. 9、15、21
D. 12、14、16
四、解答题(共60分)
1. 写出18的所有因数,并指出其中的质因数。(10分)
2. 判断下面各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说明理由。(10分)
45、67、84、102
3. 用1、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写出所有可能的数。(10分)
4. 小明有一些糖果,无论平均分给2人、3人还是5人都能正好分完,他最少有多少颗糖果?(10分)
5. 一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并写出它的前三个倍数。(10分)
6. 请分别写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0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因数;倍数
2. 1、2、3、4、6、12
3. 15、30、45、60、75
4. 1;它本身
5. 110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B
四、解答题(参考答案)
1. 18的因数有:1、2、3、6、9、18;质因数是2和3。
2. 45是3的倍数(4+5=9);67不是(6+7=13);84是(8+4=12);102是(1+0+2=3)。
3. 可能的数有:123、132、213、231、312、321(满足条件的有:123、132、213、231、312、321中的部分)。
4. 最少10颗糖果(2、3、5的最小公倍数是30)。
5. 最小是12;前三个倍数是12、24、36。
6. 12的因数:1、2、3、4、6、12;18的因数:1、2、3、6、9、18;公因数:1、2、3、6;最大公因数:6。
通过这份测试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建议在做题时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