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将相和作文】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文臣蔺相如,他以智慧和胆识闻名。当时,秦国强盛,常常欺负弱小的国家。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便派人来索取,并承诺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赵王担心秦王是假意求璧,真想夺宝,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都不敢出头,只有蔺相如主动请缨,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到了咸阳,蔺相如发现秦王并没有真的打算用城换璧,而是想骗走宝玉。
他机智地假装怒斥秦王,说如果秦王不守信诺,他就把玉摔碎。秦王无奈,只好答应交出城池。但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真正履行承诺,便借口回赵国取地图,趁机带着和氏璧偷偷返回赵国。
这件事让赵王非常感动,任命蔺相如为上卿,地位甚至超过了武将廉颇。廉颇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自己立下战功,却不如一个文官,便多次想找蔺相如的麻烦。
蔺相如得知后,故意避让,不与廉颇正面冲突。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忍让,蔺相如说:“我并非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大局。如果我和他闹矛盾,赵国就会内乱,秦国便会趁机进攻。”
廉颇听后深受感动,知道自己错了,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二人握手言和,共同辅佐赵国,成为千古佳话。
“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之间的宽容与团结,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