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渠观后感心得总结范文(11页)】在观看纪录片《天渠》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关于贵州山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纪实作品,更是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它用真实而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如何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用双手和信念开辟出一条“生命之渠”的动人故事。
一、影片概述与背景介绍
《天渠》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的黄大发老支书为原型,讲述了他带领村民历时三十余年,在悬崖峭壁之间开凿出一条长达9200米的引水渠的故事。这条被当地人称为“天渠”的人工水渠,是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重要保障。影片通过大量的实地拍摄、人物采访和历史资料,展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二、人物塑造:平凡中的伟大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黄大发这个人物形象。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一个普通农民出身的村支书。但他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的坚韧与执着。面对缺水、贫穷、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持。他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努力,都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
黄大发的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并不一定身居高位,而是在平凡中展现出不平凡的精神力量。他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三、主题思想:信念与奉献
《天渠》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传递精神力量的作品。影片所传达的核心主题是“信念”与“奉献”。在那个物资匮乏、交通闭塞的年代,村民们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持,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挖山开路。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自然,用坚定的信念改变命运。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信念可以支撑起整个村庄的未来。黄大发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们的精神,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宝贵财富。
四、艺术表现:真实与震撼
从艺术角度来看,《天渠》采用了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和现场采访,使得整部影片极具感染力。导演没有过多渲染情节,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画面,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历史的真实与厚重。
影片中,村民们在悬崖边劳作的画面令我印象深刻。他们脚下的万丈深渊,仿佛随时可能吞噬生命,但他们依然坚持向前。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镜头,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五、现实意义:乡村振兴与精神传承
《天渠》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次回顾,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启示。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部影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精神上的觉醒和传承。
黄大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村庄的振兴,离不开带头人;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无数像黄大发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六、个人感悟:感动与反思
看完《天渠》,我久久不能释怀。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往往忽视了精神的力量。而《天渠》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路。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足够坚持,是否愿意为了梦想付出努力。黄大发用三十年时间做一件事,而我们有时候却因为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这种对比让我感到羞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七、结语:致敬平凡英雄
《天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它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也能创造不凡的奇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奋斗精神。
在此,我要向所有像黄大发这样的平凡英雄致敬。他们是时代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全文共计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