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_《农家小院》教学设计】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农家小院”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体验乘法的简便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
- 难点:从加法过渡到乘法,理解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农家小院场景图)、小棒若干。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农家小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 “你看到小院里有什么?”
- “小院里有几排苹果树?每排有几棵?”
- “你能用加法算出总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一排都是4棵,有5排,那是不是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呢?”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棒摆出“每排4棵苹果树,共5排”,并写出加法算式:4+4+4+4+4=20。
(2)引出乘法:
教师指出:“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接着讲解乘法算式:4×5=20,并解释“×”号的意义。
(3)对比练习:
出示其他情境,如“一篮子有6个鸡蛋,有3篮子”,让学生尝试用乘法表达,并比较加法与乘法的优劣。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题目,如:
- 3个5是多少?
- 6个2是多少?
(2)拓展应用:
创设“农家小院”中的其他情境,如“每只鸡有2只脚,5只鸡有多少只脚?”
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
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并举例说明。
4.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
-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 “为什么说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47页练习题。
2. 观察家中物品,找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
农家小院里的乘法
4 + 4 + 4 + 4 + 4 = 20
↓
4 × 5 = 20
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农家小院”的情境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乘法的含义,但在将加法转换为乘法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