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金陵驿》两首】南宋末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文天祥,这位以忠义著称的爱国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写下了一组极具悲壮情怀的诗作——《金陵驿》两首。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也折射出一个时代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第一首:
草合离宫路,烟深故国门。
孤臣泪已尽,残梦亦无痕。
鹤影随风散,钟声入夜昏。
谁怜南渡客,空对一江云。
诗中,“草合离宫路”描绘了曾经繁华的皇宫如今荒草丛生,象征着国家的衰败;“烟深故国门”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哀伤。文天祥以“孤臣”自居,表达了自己在国难当头时的孤独与无助。“残梦亦无痕”一句,道出了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鹤影随风散”、“钟声入夜昏”更添几分凄凉与寂寥。最后一句“谁怜南渡客”,则流露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切感慨。
第二首: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坐西楼望故乡。
万里江山皆逆旅,十年心事只苍茫。
黄花不识兴亡恨,白发偏催岁月长。
欲问归期无定日,秋风又送客衣凉。
这首诗以“重阳”为背景,点明时节,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诗中“满城风雨”既是自然景象,也暗喻国势动荡;“独坐西楼望故乡”则表现出他对故土的思念与无法回归的痛苦。“万里江山皆逆旅”一句,极富哲理意味,表达了人生如寄、漂泊无依的感慨。而“黄花不识兴亡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最后两句“欲问归期无定日,秋风又送客衣凉”,写尽了游子的漂泊与无奈,令人动容。
文天祥的《金陵驿》两首,虽未直接描写战乱场景,却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传达出一个忠臣在国破家亡时的内心世界。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正如他在《正气歌》中所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用一生践行了这一信念,而《金陵驿》则是他精神世界的缩影,也是后人缅怀其忠义之志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