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2025-08-04 16:16:53

问题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16:16:53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古代汉语、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以下是一篇精选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并附有详细解析,便于复习与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二、题目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乍见:__________________

(2)怵惕:__________________

(3)内交:__________________

(4)要誉: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参考答案

1. 解释:

(1)乍见:突然看见。

(2)怵惕:惊惧、警惕。

(3)内交:结交、拉关系。

(4)要誉:求取名誉。

2. 翻译:

(1)没有同情心的人,不是真正的人。

(2)没有是非观念的人,不是真正的人。

3. 观点: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仁爱、羞耻、谦让和明辨是非的本性,这些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情感或意识,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条件。

四、拓展思考

这段文字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强调人类内心本具善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反思自己的道德修养。文言文虽古,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对现代人仍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如需更多文言文训练题或深入讲解,欢迎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