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赞美了北方农民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这篇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被作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之一。以下是一套针对《白杨礼赞》的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
一、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的幼树,它也能像人一样挺起胸膛!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1. 文章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你认为“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
2. 文中“力争上游”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为什么说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4. “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的幼树,它也能像人一样挺起胸膛!”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二、参考答案
1. 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
- 它的外形笔直、整齐,没有旁枝,显示出一种规矩、挺拔的美;
- 它的生长环境恶劣(北方风雪),但依然倔强挺立;
- 它虽然普通,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
2. “力争上游”指的是白杨树不断向上生长、努力进取的状态。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白杨树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也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做铺垫。
3. 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的原因是:
- 白杨树在艰苦环境中依然挺立,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 北方农民在恶劣条件下依然勤劳、勇敢地生活,与白杨树的精神相呼应。
4.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白杨树拟人化,赋予它人的品格和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白杨树的坚强与不屈。
5. 作者赞美白杨树,是因为它不仅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还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拓展思考
在阅读《白杨礼赞》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的优美和结构的严谨,更要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一形象,作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多关注这类托物言志的文章,掌握其写作特点和思想内涵,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
结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充满力量与美感的散文,它不仅描绘了一种植物的形态,更传递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希望这道练习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篇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