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辅导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发展,我校定期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旨在营造一个温馨、理解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次心理辅导活动以“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内心感受,并理解他人的立场与情感。在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简短的开场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们敞开心扉,分享近期的学习生活体验。
随后,通过“情绪卡片”游戏,学生们轮流抽取代表不同情绪的卡片,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情绪带来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情绪的认知,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情。许多学生表示,以前很少有机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情绪,而这次活动让他们意识到情绪是正常且值得被接纳的。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围绕“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展开交流。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面对冲突时的应对方式,同时也听取了他人的建议。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强调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换位思考,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外,活动中还穿插了一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练习和轻柔的音乐欣赏,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专注力与内在平静感。许多学生反馈说,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到身心放松,也更加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
通过此次心理辅导,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我觉察能力,也在互动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关注与引导的过程。未来,我们将继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