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1《场景歌》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场景”这一概念,初步感受诗歌中描绘的多种生活场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图片辅助、朗读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含义,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体会诗歌中描绘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画面感。
- 难点:
理解“场景”这一抽象概念,并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场景进行联想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相关场景图片。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收集自己熟悉的场景图片或描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场景的图片(如:学校操场、公园、超市、医院等),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地方都叫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场景”这个词。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各种‘场景’的小诗——《场景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抽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强调易错字词(如“楼”、“舟”、“桥”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描写的场景:
- “一座楼房,两座楼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引导学生想象城市的繁忙景象,理解“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意思。
- “一条小路,两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结合图片展示乡村小路,引导学生感受“弯弯曲曲”的形态。
- 第三段:“一艘小船,两艘小船,轻轻摇晃,荡漾湖面。”
展示湖泊或河流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轻轻摇晃”“荡漾湖面”的意境。
- 第四段:“一座石桥,两座石桥,横跨两岸,连接四方。”
用图片展示石桥,帮助学生理解“横跨两岸”“连接四方”的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量词(如“一座”“一条”“一艘”“一座”),并举例说明其使用方式。
(四)识字写字(10分钟)
1. 出示本课生字:楼、舟、桥、路、车、船、道、方。
2. 教师逐个讲解字形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顺。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场景?你能用‘一个……,两个……’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达,如“一个教室,两个黑板,书声琅琅,充满活力。”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场景”一词的理解和运用。
(六)总结与作业(2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组合,通过诗歌可以更生动地表现它们。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一个场景,用“一个……,两个……”的句式写一段话,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场景”为主线,通过图片、朗读、讲解、写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场景”这一概念的直观认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识字环节中,部分学生对“舟”“桥”等字的书写仍需加强指导,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