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middot及离娄上全文翻译)】《孟子·离娄上》是《孟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主要探讨了仁政、道德修养、治国之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篇内容丰富,语言精炼,思想深刻,体现了孟子对理想社会和君子人格的追求。
原文: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民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天命靡常,惟德之恭。”故曰:为政不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
即使有离娄那样敏锐的眼睛,公输班那样的巧手,如果不使用圆规和角尺,也无法画出方和圆;即使有师旷那样聪慧的耳朵,如果不依靠六种音律,也无法调准五种音阶;同样地,即使有尧舜那样的贤德,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安定。
从前大禹治理洪水,使得天下太平;周公安抚夷狄、驱赶猛兽,使得百姓安居;孔子著《春秋》,使得乱臣贼子感到畏惧。《诗经》中说:“天命不是固定的,只有德行才能得到尊重。”所以说:治理国家而不以德行为本,就像北极星一样,虽然居于中心,但其他星辰却不会围绕它运转。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翻译:
孟子说:“道理就在眼前,却偏要去远处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却偏偏去寻求困难的办法。只要人人都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翻译:
孟子说:“人必须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翻译:
孟子说:“真正伟大的人,是不会失去自己纯真之心的人。”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翻译:
孟子说:“爱护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就应该反省自己的仁爱是否足够;管理别人,别人却不听从,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智慧是否到位;礼貌待人,别人却不回应,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恭敬是否真诚。凡是做事没有成功的人,都应该反过来反省自己。如果自身端正,天下的人自然会归附于你。”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翻译: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是因为他内心所存的念头不同。君子心中存着仁爱,心中存着礼义。仁爱的人会关爱他人,有礼的人会尊敬他人。关爱他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他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原文: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翻译:
孟子说:“没有圆规和角尺,就无法画出方和圆;没有六种音律,就无法校正五种音阶;没有仁政,就无法使天下安定。”
结语:
《孟子·离娄上》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强调了“仁政”、“修身”、“爱人”等核心思想。它不仅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修养和处世之道的经典。孟子主张以德治国、以诚待人、以仁爱人,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