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篇寓意深刻、语言简练的文言文。该文通过讲述一位技艺高超的卖油老人与陈尧咨之间的对话和行为,传达了“熟能生巧”“谦虚谨慎”的道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升其阅读分析能力,设计一些对比阅读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组针对《卖油翁》的对比阅读题,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思想内涵。
一、对比阅读材料
原文节选: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对比文本(改编版):
> 陈康肃公擅长射箭,天下无人能及,他也因此颇为得意。有一次,他在自家庭院练习射箭,一位卖油的老者站在一旁,盯着他看了很久。看到他十次射中八九次,老者只是微微点头。陈康肃问他:“你也懂射箭吗?我的箭法难道不精湛吗?”老者回答:“没有别的诀窍,只是手熟罢了。”陈康肃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老者说:“我凭倒油就知道了。”
二、对比阅读题
1. 人物形象对比:
- 请比较原文中“卖油翁”与改编文中“卖油老者”的形象有何异同。
- 原文中“睨之久而不去”和改编文中“盯着他看了很久”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 语言风格对比:
- 原文使用的是文言文,而改编文是现代白话文。请指出两种语言风格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 “但微颔之”与“只是微微点头”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 思想内涵对比:
- 两段文字都强调了“熟能生巧”,但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 你认为作者通过“卖油翁”这个人物想传达怎样的人生哲理?
4. 情感态度对比:
- 原文中“康肃忿然曰”表现出陈尧咨怎样的情绪?改编文中“陈康肃生气地说”是否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情绪?
- 卖油翁的态度在两种文本中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 写作手法对比:
- 原文通过“释担而立”“睨之”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改编文则用更直白的语言描述。这两种写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三、拓展思考
1. 如果你是陈尧咨,面对卖油翁的评价,你会如何反应?为什么?
2.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卖油翁”这样的人?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3. 在现实生活中,“熟能生巧”这一道理是否适用?请举例说明。
四、总结
通过对《卖油翁》的原文与改编文进行对比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理,培养谦逊、勤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温馨提示:
在做此类对比阅读题时,建议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多读多思,方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