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史学概论》课程说明书(3页)

2025-08-08 20:54:35

问题描述:

《史学概论》课程说明书(3页),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20:54:35

《史学概论》课程说明书(3页)】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

课程代码:01234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适用专业:历史学、考古学、文化研究等相关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文献学

二、课程目标与定位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历史学的性质、任务和价值,了解中外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与代表人物,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学术写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第一章 历史与史学概述(4学时)

1.1 历史的定义与特征

1.2 史学的起源与发展

1.3 史学的学科性质与社会功能

第二章 史学研究的方法论(6学时)

2.1 史料的搜集与鉴别

2.2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

2.3 史学研究的逻辑结构与范式转换

第三章 中国史学传统(6学时)

3.1 先秦至汉唐时期的史学发展

3.2 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编纂

3.3 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的转型

第四章 西方史学传统(6学时)

4.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学思想

4.2 中世纪欧洲的史学发展

4.3 近代西方史学的演变与影响

第五章 现代史学的发展与趋势(6学时)

5.1 实证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

5.2 年鉴学派与新史学运动

5.3 全球史与跨文化史的研究路径

第六章 史学与现实的关系(4学时)

6.1 历史教育的功能与意义

6.2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

6.3 历史研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第七章 实践教学环节(16学时)

7.1 史料阅读与分析训练

7.2 历史论文写作指导

7.3 小组研讨与课堂展示

7.4 校外参观与调研活动

四、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与互动交流。教师将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思辨能力。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占3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论文(占30%)以及课堂表现(占20%)。其中,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围绕某一具体历史问题展开研究,体现独立思考与学术规范。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主教材:

《史学概论》,作者:张某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参考书目:

1. 《历史的观念》,作者:柯林伍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2. 《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作者:布洛赫,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 《中国史学史》,作者:白寿彝,中华书局,2019年版

4. 《西方史学史》,作者:郭小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六、教学团队与联系方式

授课教师:李老师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史学史、历史理论

联系方式:lixxx@university.edu

七、备注

本课程为历史类专业必修课程,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史料,积极参与讨论,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史学动态,拓展视野,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