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耳朵》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初步了解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耳朵的结构图、不同声音的图片(如风声、雷声、音乐等)。
2. 音频设备: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
3. 一些小道具:耳塞、听诊器模型等。
4. 教学课件或绘本《我的耳朵会听》。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它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耳朵的认识。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向幼儿简单介绍耳朵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如外耳、中耳、内耳,并说明它们的功能。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说一说耳朵的样子和位置。
3. 声音实验(10分钟)
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如轻柔的音乐、嘈杂的环境声等),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说出感受。
提问:“你觉得哪种声音听起来舒服?哪种声音太吵了?”
引导幼儿理解过大的声音可能伤害耳朵。
4. 保护耳朵小知识(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动画,讲解如何保护耳朵:
-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 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 听到大声响时要捂住耳朵
- 保持耳朵干燥,防止进水
5.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名称:“听一听,猜一猜”
玩法: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幼儿根据声音猜测是什么物品发出的,比如铃铛、鼓声、水滴声等。
通过游戏加深对声音和耳朵功能的理解。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并尝试记录下一天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四、活动延伸:
1.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耳朵”。
2. 家园共育:发放“保护耳朵小贴士”给家长,鼓励家庭共同参与保护耳朵的行动。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初步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保护方法。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