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025-08-09 01:52:08

问题描述: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01:52:08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在青石板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苏轼独自登上杭州西湖边的望湖楼,心中满是思绪。

他站在高楼上,俯瞰西湖的波光粼粼,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荷叶田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并非单纯的赏景之行,而是他心中有感而发,借景抒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密布,仿佛翻滚的墨汁,遮住了远山的轮廓;骤雨如珠,纷纷扬扬地打在湖面上,溅起层层水花,仿佛跳动的珍珠,落入船中。这一幕,让人心生震撼,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将那翻腾的乌云吹散,湖面恢复了平静,天空湛蓝,湖水与天光融为一体,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这一片宁静与辽阔。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内心的豁达与超然。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又以轻松的笔调写出风雨后的晴朗,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在那个时代,文人常以诗言志,以画寄情。苏轼虽身处官场,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在望湖楼上的那一刻,或许并未想到,自己随手写下的诗句,会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如今,当我们再次读到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那日的风、那日的雨、那日的湖光山色,以及那位在望湖楼上独坐沉思的诗人。他的心境,早已超越了眼前的风景,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苏轼的诗,不只是文字,更是心灵的寄托。他在风雨中寻找宁静,在动荡中保持从容,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