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小蓝和小黄》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蓝和小黄》绘本教学活动
二、适用年龄:
小班(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绘本故事,认识颜色“蓝色”和“黄色”,理解“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
2. 情感目标:感受友谊的温暖,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彼此关爱的重要性。
3. 语言目标: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如“我看到小蓝和小黄在一起玩”。
4. 动手能力:通过涂色、拼贴等手工活动,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色彩感知。
四、活动准备:
1. 绘本《小蓝和小黄》
2. 蓝色和黄色的画纸、彩笔、胶水、剪刀等手工材料
3. 颜色卡片(蓝、黄)
4. 故事录音或教师讲述道具(如手偶)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出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名称。
- 提问:“你们知道蓝色和黄色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吗?”激发幼儿兴趣。
2. 绘本讲述(10分钟)
-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蓝和小黄》的故事,配合绘本图片展示。
- 在关键情节处提问,如:“小蓝和小黄为什么会变成绿色?”鼓励幼儿思考并回答。
3. 互动讨论(5分钟)
-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有没有像小蓝和小黄一样的好朋友。
- 教师总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才能成为更好的朋友。”
4. 手工活动(15分钟)
- 幼儿用蓝色和黄色的彩纸进行拼贴或涂色,制作“小蓝和小黄”的图画。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5. 作品展示与分享(5分钟)
- 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画作。
-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六、延伸活动建议: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颜色材料,让幼儿尝试不同颜色的混合。
-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哪些颜色组合,如“红+黄=橙”等。
- 开展“我的好朋友”主题谈话,进一步深化情感教育。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绘本为载体,结合色彩认知与情感教育,贴近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通过听、说、做多种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八、注意事项:
- 手工活动中注意安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 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个别指导与鼓励。
- 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幼儿注意力集中。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蓝和小黄》这一经典绘本,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知识,体验友情的温暖,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