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及赏析】《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古诗,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更寄托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原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扉,云中抱琴立。
既去不可追,空庭人自立。
独坐悲风起,愁心如雪积。
赏析:
这首诗以“寄”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道士的思念与牵挂。诗中描绘的是诗人身处郡斋,感到寒冷孤寂,忽然想起山中的友人。这里的“山中客”指的是那位隐居在全椒山中的道士,他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的生活。
“涧底束荆扉,云中抱琴立”两句,生动地刻画出道士的隐逸形象。他住在山涧深处,用草木编成篱笆,独自一人坐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抱着琴,仿佛与世隔绝。这不仅表现了道士的高洁志趣,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接下来,“既去不可追,空庭人自立”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道士已经离开,诗人无法追随,只能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庭院中,心中充满孤独与惆怅。这里的情感转折自然流畅,从思念到失落,层层递进。
最后两句“独坐悲风起,愁心如雪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推向高潮。风起之时,寒意逼人,而心中的忧愁却如积雪般沉重。这种“愁心如雪”的比喻,既写出了环境的凄凉,也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总结:
《寄全椒山中道士》虽然语言简练,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山中道士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情景交融,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