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香菱学诗》原文及教案】《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经典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后的章节。文章通过描写香菱向黛玉、宝钗学习作诗的过程,展现了她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文学道路上的艰难与追求。
一、原文节选(节选自《红楼梦》)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或‘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我如今要学诗了,求姑娘指导。”
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学诗,先读《诗经》,再读唐诗,然后是宋词。诗的格律,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你先把这几句读熟,再慢慢体会。”
香菱听了,如获至宝,每日晨昏,皆在花下吟咏。一日,她见宝玉在园中,便上前请教。宝玉笑道:“你这般用心,将来必成大器。”香菱听后,更加勤勉,终日不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香菱学诗》的内容和主旨;
- 掌握文中涉及的诗歌常识,如格律、对仗、押韵等;
-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结合《红楼梦》背景,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香菱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精神;
-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态度;
-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及其性格特点;
- 理解《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文学追求。
- 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红楼梦》的语言风格与文学特色;
- 如何将古典文学与现代学生的审美和认知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以“你是否喜欢诗歌?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女子在封建社会中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出《香菱学诗》这一课题。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进行范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人物形象分析:
- 香菱:聪慧、好学、执着,有强烈的求知欲;
- 黛玉: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是香菱的良师益友;
- 宝玉:关心他人,鼓励香菱。
2. 情节梳理:
- 香菱向黛玉请教学诗;
- 香菱刻苦练习,不断进步;
- 最终在众人的鼓励下,写出一首好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介绍《红楼梦》的基本背景,简要讲述香菱的身世,增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香菱为何如此热爱诗歌?她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香菱勤奋好学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香菱学诗”的看法;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试着进行赏析并写一段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香菱学诗》,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也让他们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价值。
结语:
《香菱学诗》不仅是一篇关于诗歌学习的文章,更是一段关于梦想与坚持的动人故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香菱一样,勇敢追梦,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