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杜甫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25-08-11 01:06:53

问题描述:

杜甫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1:06:53

杜甫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史”,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在众多诗作中,有一首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听到战事结束、国家有望恢复和平时的激动与喜悦。

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正值安史之乱即将平息之际。杜甫当时正流寓四川,生活困顿,内心充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然而,当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他内心的压抑一扫而空,欣喜若狂,于是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

全诗如下: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开篇“剑外忽传收蓟北”,一个“忽”字,道出了诗人听闻捷报时的震惊与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则生动描绘了诗人因激动而落泪的情景,可见其情感之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家庭,“却看妻子愁何在”,原本愁苦的妻子此刻也露出了笑容,显示出全家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狂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切烦恼都被这消息驱散。

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希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放声歌唱,痛饮美酒,与年轻的朋友一同踏上归乡之路。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则是诗人想象自己返乡的路线,从四川出发,穿越险峻的山川,最终回到久别的故乡,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人民渴望和平、盼望国家统一的真实写照。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最深刻的情感,成为唐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因其艺术成就,更因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情怀。它让我们看到,在艰难困苦中,人们依然怀有希望,依然相信光明终将到来。正如杜甫所言:“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无论前路多么曲折,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