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2.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洛阳
B. 北京
C. 扬州
D. 杭州
3. 唐朝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5. 元朝的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铁木真
D. 窝阔台
6. 明朝的都城最初设在( )
A. 南京
B. 北京
C. 开封
D. 杭州
7.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8. 清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 伊犁将军
B. 乌里雅苏台将军
C. 驻藏大臣
D. 盛京将军
9.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 )
A. 李靖
B. 郭子仪
C. 岳飞
D. 李光弼
1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2.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和颜真卿。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________主持编纂的。
4. 清朝时期,________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5. 唐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以________为主。
6. 元朝时,________被设置为行省制度。
7. 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在________时期。
8. 宋代的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________。
9. 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10. 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________一口通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说明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之一,其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减轻赋税、选拔贤才、重视法律等,使国家逐渐走向稳定与发展。
问题: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这一时期对后世有何影响?
五、论述题(10分)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的理解。
参考答案(教师专用)
一、选择题
1.A2.A3.A4.C5.B6.A7.A8.C9.C10.D
二、填空题
1.杨坚
2.欧阳询
3.解缙
4.广州
5.进士科
6.行中书省
7.唐玄宗
8.定窑
9.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0.广州
三、简答题
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完善(如三省六部制)促进了国家治理的效率;经济发展(如均田制、租庸调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两者相辅相成,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强化监察制度等方式加强中央集权,虽然提高了皇权,但也导致了后期宦官专权等问题,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 原因包括:吸取隋亡教训、重用贤能、轻徭薄赋、重视法治等。
2. 影响包括: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治理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论述题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传播,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