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middot及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情怀。这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愁绪,语言婉约含蓄,极具艺术感染力。
原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翻译:
红莲的香气已经凋谢,秋天的凉意透过竹席透入心扉,
我轻轻脱下外衣,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天边传来消息吗?
当大雁飞回的时候,月光洒满了西楼。
花瓣随风飘落,流水静静流淌,
心中只有一种思念,两地都感到忧愁。
这种愁绪无法排遣,
刚从眉间散去,却又涌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以“红藕香残”开篇,点明时节已至深秋,万物开始凋零,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紧接着“玉簟秋”进一步渲染了冷清的环境,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看似是写女子独自泛舟,实则暗含离别之苦。她可能是在等待远方亲人归来,也可能是在回忆过往的温馨时光。这种情感在后文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道出了对书信的渴望与无奈,也表现出一种深深的牵挂。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全词的转折点,借景抒情,用自然景象表达人生无常、情感难断的感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是将词人与所思之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彼此都在承受着相同的思念之苦。
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它生动地描绘了愁绪如影随形、难以摆脱的状态,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那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与忧伤。
结语: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