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怜悯和善行的距离》

2025-08-12 14:14:28

问题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怜悯和善行的距离》,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14:14:28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怜悯和善行的距离》】一、阅读理解题

文章

在某个寒冷的冬日,一位老人在街头卖烤红薯。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坚持着。路过的行人大多匆匆而过,只有几个孩子停下来,看着他手中的红薯,眼中流露出一丝同情。

一个中年男子路过时,看到老人的窘境,停下脚步,掏出几张钞票递给他:“大爷,买点红薯吧。”老人接过钱,却没有立即去买,而是微笑着说:“谢谢您,我这还有些红薯,您先吃吧。”

这个举动让男子愣住了。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怜悯,却没想到老人并没有接受他的施舍,而是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回应了他。

后来,男子在心里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帮助别人?还是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他开始明白,真正的善良,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一种平等的关怀与尊重。

二、题目与答案

1. 文章中的“怜悯”和“善行”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怜悯”指的是人们对他人困境所产生的同情与关心;“善行”则是指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2. 为什么老人没有直接接受男子的钱,而是选择送红薯?

答:

老人没有直接接受钱,是因为他不想让对方感到尴尬或自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尊严的维护。他用送红薯的方式,既体现了善意,又保持了彼此之间的平等关系。

3. 男子在事件后产生了怎样的反思?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

男子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帮助可能只是出于一种自我安慰的情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行。他明白,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尊重他人、不带优越感地去帮助别人。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怜悯和善行的距离”的理解。

答:

“怜悯”是一种情感上的同情,而“善行”则是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单纯的情感无法代替实际的帮助。真正的善行需要用心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而不是单方面地施舍。

三、写作训练(可选)

题目:

请以“真正的善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你对“善行”与“怜悯”的理解。

提示:

-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帮助同学、照顾老人等。

- 强调“善行”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

- 结合文章主旨,表达对人性温暖的赞美。

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平凡的故事,揭示了“怜悯”与“善行”之间的微妙区别。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困难时,不仅要有一颗同情的心,更要以恰当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让善意真正传递到人心深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