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故事及原文出处

2025-08-21 06:54:04

问题描述:

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故事及原文出处,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1 06:54:04

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故事及原文出处】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坎坷,但始终不改其志,最终成就了“万世师表”的美誉。其中,“仲尼厄而作春秋”是历史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体现了孔子在困境中坚持理想、著书立说的精神。

一、故事概述

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遭挫折,仕途无望,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整理古代文献,编写《春秋》。《春秋》不仅是鲁国的编年史,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政治思想与道德教化的经典著作。孔子通过《春秋》表达对当时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不满,并寄托了恢复周礼、实现仁政的理想。

这一过程被后人称为“仲尼厄而作春秋”,意指孔子在遭遇困厄之时,仍不忘著书立说,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原文出处

关于“仲尼厄而作春秋”的记载,主要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描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以及后来的学术成就。

原文节选:

> “孔子既不得用于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于是孔子自楚反乎鲁。……孔子卒,弟子皆服三年。于是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故曰‘孔氏之徒’。”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 “子曰:‘吾与点也!’”

虽然《史记》中没有直接使用“仲尼厄而作春秋”这句话,但其内容与该成语的内涵高度契合。后世文人如韩非、司马迁等均在不同作品中引用或提及孔子在此阶段的活动。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故事名称 仲尼厄而作春秋
主要人物 孔子(仲尼)
背景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屡遭挫折,仕途无望
核心事件 孔子在困境中整理古籍,编写《春秋》
《春秋》性质 鲁国编年史,兼具政治与道德教化意义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
相关典故 “韦编三绝”、“假我数年”等
后世评价 表现孔子坚韧不拔、以德治世的精神
文化影响 成为后世士人面对逆境时的精神榜样

四、结语

“仲尼厄而作春秋”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展现了孔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高尚品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文化传承与道德建设的信念。这一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故事及原文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