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流氓在古代汉语释义

2025-08-23 02:31:12

问题描述:

流氓在古代汉语释义,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3 02:31:12

流氓在古代汉语释义】“流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无业游民、不务正业、行为不端的人,但在古代汉语中,“流氓”的含义与现代有所不同。它并非一个固定词汇,而是由“流”和“氓”两个字组合而成,各自有独立的语义,合起来则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行为特征。

一、词语拆解与释义

1. “流”

在古代,“流”常指“流浪者”、“流亡者”,也指“流动之人”。如《诗经》中有“流离失所”,意为因战乱而四处漂泊的人。

- 引申义:指没有固定职业、居无定所的人。

2. “氓”

“氓”原意为“外来的百姓”,后引申为“平民”、“庶民”,有时也指“无赖之徒”。

- 引申义:指不事农桑、游手好闲之人。

二、组合意义与历史背景

“流氓”一词在古代并不常见,但“流”与“氓”组合使用时,往往指代那些不务正业、游荡于市井之间、扰乱社会秩序的人群。这类人可能包括:

- 没有正当职业的游民

- 逃避赋税、徭役的逃民

- 以欺诈、偷盗为生的恶徒

在不同朝代,“流氓”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治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唐代,“浮浪人”即指类似“流氓”的人群;明代则有“无籍之徒”等说法。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古代汉语解释 现代汉语解释
词源 “流”+“氓”,分别指流浪者与无赖之徒 无业游民、行为不端者
含义 不务正业、游荡于市井、扰乱秩序的人群 通常指道德败坏、行为恶劣的人
历史背景 多指无固定职业、逃避赋税、游手好闲之人 多指社会边缘人物或违法分子
使用频率 古代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流民”“浮浪人”等表述 现代常用,广泛用于描述不良行为
社会地位 多为被统治阶级视为不安定因素 被视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氓”在古代汉语中并非一个固定词汇,而是由“流”与“氓”组合而成,主要指那些游荡无业、扰乱社会秩序的人群。其含义虽与现代有所重叠,但更强调的是社会身份与行为特征,而非单纯的道德评判。随着时代发展,该词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贬义词,用以形容不守规矩、行为不端之人。

以上就是【流氓在古代汉语释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