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闾阎扑地的成语典故

2025-08-24 03:26:39

问题描述:

闾阎扑地的成语典故,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4 03:26:39

闾阎扑地的成语典故】“闾阎扑地”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城市或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建筑林立的景象。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为:“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这句话描绘了繁华都市中民居密布、贵族云集的盛况。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闾阎扑地
拼音 lǘ yán pū dì
出处 《滕王阁序》(王勃)
释义 形容房屋密集,居民众多,多用于描写城市繁荣景象。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城市或乡村人口稠密、建筑密集。
近义词 人烟稠密、鳞次栉比、万家灯火
反义词 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二、出处与背景

“闾阎扑地”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该文是王勃在参加滕王阁宴会上所作,被誉为千古绝唱。文中通过描绘江西南昌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展现了盛唐时期社会的繁荣景象。

“闾阎”指的是平民百姓的住宅,“扑地”则是形容房屋密集,仿佛铺满地面。整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意指城中民居密布,富贵人家众多,生活富足,文化繁荣。

三、使用场景

场景 描述
文学作品 常用于描写古代城市或乡村的繁华景象,增强画面感。
历史研究 用于分析古代城市结构、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状况。
地理描述 在介绍某地历史风貌时,可用来强调其历史上的繁荣程度。
教育教学 作为语文教材中的成语讲解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文表达方式。

四、延伸理解

“闾阎扑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城市发展的重视。在封建社会中,城市的兴衰往往与国家的强弱密切相关。一个城市如果“闾阎扑地”,说明其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此外,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人对居住环境的关注。他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也注重生活环境的舒适与美观,这在“钟鸣鼎食之家”的描写中可见一斑。

五、总结

“闾阎扑地”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承载了古代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它不仅是文学中的精彩描写,也是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语言艺术。

以上就是【闾阎扑地的成语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