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中详细的走步和跳步规则是怎样.通俗一点】在篮球比赛中,走步(也叫“带球走”)和跳步是球员在持球移动时非常常见的动作。但很多初学者对这两个动作的规则不太清楚,容易犯规。下面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详细讲解一下篮球中的走步和跳步规则。
一、走步规则(带球走)
什么是走步?
当球员在持球状态下移动时,如果不符合规则规定,就会被判走步。简单来说,就是“拿着球走路”,但不是随便走的。
走步的判断标准:
1. 轴心脚不能动:当球员在持球时,必须有一个脚作为“轴心脚”(通常是落地的那只脚),这个脚不能移动,否则就是走步。
2. 双脚同时着地后,只能换轴心脚:如果球员在运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可以换轴心脚,但不能同时移动两脚。
3. 起跳后必须在空中完成动作:如果球员在持球状态下起跳,那么在落地前必须完成传球或投篮动作,否则可能被判定为走步。
二、跳步规则
什么是跳步?
跳步是指球员在持球后,通过跳跃来改变位置或进行投篮的动作。它是一种合法的移动方式,但也有一定的规则限制。
跳步的关键点:
1. 起跳前必须有轴心脚:球员在跳起前,必须有一只脚作为轴心脚,不能在没有轴心脚的情况下直接跳起。
2. 起跳后可以换轴心脚:在空中可以换轴心脚,但落地后不能再移动原来的轴心脚。
3. 跳起后必须在落地前完成动作:球员在跳起后,如果要继续移动,必须在落地前完成传球、投篮等动作,否则可能被判定为走步。
三、走步与跳步的区别
项目 | 走步 | 跳步 |
定义 | 持球移动时违反规则的动作 | 持球后通过跳跃改变位置或投篮的动作 |
轴心脚 | 必须固定,不能移动 | 可以换轴心脚,但需先确定 |
是否允许移动 | 不允许,除非符合规则 | 允许,但有限制 |
常见情况 | 持球跑、不换轴心脚 | 投篮前跳起、变向移动 |
判罚 | 走步犯规 | 合法动作,不犯规 |
四、总结
- 走步是持球移动时最常见的犯规,关键在于轴心脚是否固定。
- 跳步是合法的动作,但需要掌握好时机和轴心脚的转换。
- 球员在比赛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脚步动作,避免因走步而失去球权。
理解这些规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打球,还能让你在比赛中少犯错误,提高比赛表现。
以上就是【篮球中详细的走步和跳步规则是怎样.通俗一点】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