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整理】《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种种丑态。本书语言精炼、寓意深远,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部分好词好句的摘抄与读书笔记整理。
一、好词摘录
序号 | 好词 | 出处/出处段落 | 释义/用法说明 |
1 | 贪婪无度 | 第一回:范进中举后狂喜癫狂 | 形容人对名利极度追求,失去理智 |
2 | 阿谀奉承 | 第二回: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 | 指对上级或有权势者一味讨好、迎合 |
3 | 胸无点墨 | 第三回:严监生临死前仍不识字 | 形容人没有学问,缺乏文化修养 |
4 | 虚伪矫饰 | 第五回:匡超人假扮贤士 | 表现人物虚伪做作,掩盖真实面目 |
5 | 穷酸潦倒 | 第六回:周进在贡院痛哭 | 描述生活困顿、精神颓废的状态 |
6 | 狂妄自大 | 第七回:王玉辉自诩“圣人” | 形容人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
7 | 功名利禄 | 全书贯穿主题 | 指功名和财富,是书中人物追求的核心 |
8 | 世态炎凉 | 第十回:杜少卿被众人冷眼相待 | 描述社会冷漠、人情淡薄的现实 |
二、好句摘抄
序号 | 好句 | 出处/出处段落 | 体会与感悟 |
1 | “人生南北多歧路,今日相逢又别离。” | 第一回:范进中举后与家人告别 | 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变,情感复杂 |
2 | “功名富贵,原是身外之物,何苦如此执着?” | 第三回:严监生临终时 | 反思功名利禄的虚幻,劝人看淡得失 |
3 | “我虽是个穷秀才,也知礼义廉耻。” | 第六回:周进自述 | 展现人物虽贫寒但不失人格尊严 |
4 | “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只是被功名二字迷了心窍。” | 第五回:讽刺匡超人 | 批判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
5 | “读书人若不知礼义,便与市井之徒无异。” | 第七回:王玉辉对儿子的训斥 | 强调读书人应有道德修养,不可只重功名 |
6 | “这世上的人,哪个不是为了衣食奔忙?” | 第九回:杜少卿感慨 | 揭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7 | “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梦,何必太认真?” | 第十一回:杜少卿与朋友闲谈 | 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8 | “人心如水,流到哪里就成什么形状。” | 第十二回:讽刺官场百态 | 比喻人性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讽刺社会风气 |
三、读书笔记总结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更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与社会现实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各类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堕落与扭曲,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与社会正义的呼唤。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优美与讽刺的犀利,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书中那些“好词好句”不仅是文学的精华,更是思想的结晶。它们提醒我们: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操守,切莫为功名所困,迷失本心。
结语:
《儒林外史》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它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乐趣,更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社会和价值的深思。希望这份摘抄与笔记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并从中获得启发。
以上就是【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读书笔记整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