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成语病入膏肓的意思成语】一、标题说明
原标题为:“成语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成语病入膏肓的意思成语”,该标题重复了“成语”一词,属于常见的标题冗余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建议简化为“成语: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及意思”或“病入膏肓成语故事与解释”。
二、原创内容( + 表格)
“病入膏肓”是一个常见且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引申为事物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原文记载:
>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意思是:疾病已经深入到膏肓之间,针灸无法到达,药物也难以奏效,因此无法医治。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梦见自己被两个小孩嘲笑,说他身体里有病,位于“膏肓”之间,无法治愈。后来,他果然病重,最终不治身亡。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病情已到晚期,无药可救。
成语含义:
- 字面意义:指疾病已深入体内,无法治疗。
- 引申义:比喻事情已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或人已堕落到无法挽救的程度。
使用场景:
- 描述病情严重
- 形容制度、组织、个人等陷入无法挽回的状态
- 常用于批评或感叹某种现象已无可救药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病入膏肓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年》 |
故事来源 | 晋景公患病,医生认为病已入膏肓,无法救治 |
字面意思 | 疾病已深入膏肓之间,无法治疗 |
引申意义 | 比喻事情或人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
使用场景 | 描述病情严重;批评制度、组织、行为等无法挽救的情况 |
常见用法 | “他的错误已经病入膏肓,再怎么纠正也没用了。”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避免口语化使用 |
四、结语
“病入膏肓”不仅是一个形象的医学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和人生哲理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对于一些问题,若等到“病入膏肓”才去处理,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避免“病入膏肓”的关键。
以上就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成语故事成语病入膏肓的意思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