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搏出量】心搏出量(Stroke Volume,简称SV)是心脏在一次收缩过程中,从左心室或右心室泵出的血液量。它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心脏的工作效率。
心搏出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率、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心脏充盈程度)和后负荷(血管阻力)。通过了解心搏出量,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心搏出量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搏出量是指每次心跳时,心脏一侧(通常是左心室)泵出的血液量。 |
单位 | 毫升(mL) |
正常范围 | 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一般为60-100 mL/次 |
影响因素 | 心率、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后负荷、体位、运动等 |
计算公式 | 心搏出量 = 每分钟心输出量 ÷ 心率 |
意义 | 反映心脏的泵血能力,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参数 |
临床应用 | 用于诊断心脏病、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等 |
补充说明
心搏出量与每分钟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密切相关。心输出量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总血量,计算公式为:
心输出量 = 心搏出量 × 心率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心率为70次/分钟,心搏出量为70 mL,则其心输出量为4900 mL/min(即4.9 L/min)。
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心搏出量会增加,以满足身体更高的供氧需求。而在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中,心搏出量可能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通过了解心搏出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以上就是【什么叫心搏出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