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征求志愿呢】在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许多考生和家长会听到“征求志愿”这个词。那么,“征求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作用?本文将从定义、适用情况、填报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
一、什么是征求志愿?
“征求志愿”是指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对于一些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或专业,在第一轮投档结束后,由省级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未被录取考生进行补充录取的一种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还有名额没招满,就向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发出“邀请”,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填报这些剩余的名额。
二、征求志愿的作用
1. 提高录取率:为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第二次机会。
2. 填补空缺:帮助部分高校完成招生计划。
3. 优化资源配置:让部分考生有机会进入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或专业。
三、哪些情况下会进行征求志愿?
情况 | 说明 |
第一轮投档未满 | 学校或专业在第一轮投档后仍有空余名额 |
考生分数未达预期 | 部分考生因分数偏低未能被理想院校录取 |
退档后未被录取 | 被退档的考生可能有资格参与征求志愿 |
专业调剂失败 | 虽然填报了服从调剂,但仍未被分配到合适专业 |
四、如何填报征求志愿?
1. 关注官方通知:通过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公众号获取征求志愿信息。
2. 查看可报院校及专业:通常会在系统中列出所有尚有招生名额的学校和专业。
3. 选择适合的志愿:根据自身兴趣、分数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
4. 及时提交:征求志愿一般时间较短,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
五、征求志愿与普通志愿的区别
项目 | 征求志愿 | 普通志愿 |
填报时间 | 第一轮投档后 | 高考后第一时间 |
填报对象 | 未被录取的考生 | 所有考生 |
可选范围 | 仅限未招满的学校和专业 | 全部招生计划 |
录取几率 | 相对较低,竞争较小 | 较高,竞争激烈 |
六、注意事项
- 征求志愿是最后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 注意填报时间,避免错过。
- 不要盲目填报,应结合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 有些学校在征求志愿阶段可能会调整录取分数线。
总结:
“征求志愿”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那些在第一轮未被录取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了解其含义、适用情况以及填报方法,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把握升学机会。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这一环节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路。
以上就是【什么叫做征求志愿呢】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