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经典语录摘抄】《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撰写的一篇重要哲学著作,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对《实践论》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进行摘抄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一、
《实践论》主要围绕“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核心观点展开论述,指出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文章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指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发展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和修正认识。
在写作方式上,毛泽东运用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使理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他特别强调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不仅是对实践的重视,也是对科学态度的倡导。
二、经典语录摘抄(表格形式)
序号 | 原文语录 | 内容简析 |
1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强调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提升认知水平。 |
2 |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 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主观臆想。 |
3 |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 |
4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或发表意见前,必须基于充分的实践和调查。 |
5 | “认识的能动性,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更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指出认识不仅要上升到理性阶段,更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 |
6 |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突出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 |
7 |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 明确指出判断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效果,而非抽象理论。 |
8 |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强调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9 | “认识的来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一个是间接经验。” | 指出认识可以来自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他人经验获得。 |
10 | “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统一的。” | 表明认识既具有阶段性,又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
三、结语
《实践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不仅在理论上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也在实践中为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对其中经典语录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精髓,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深入实践,才能推动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以上就是【实践论经典语录摘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