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的人物生平】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她不仅以小说著称,还撰写了大量散文、评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文章,对文学批评和女性地位的讨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伍尔夫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学者和编辑,母亲朱莉娅·斯蒂芬则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尽管家庭环境优越,但伍尔夫的一生充满了精神上的挣扎,包括多次神经衰弱发作和抑郁症。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使她的作品充满对人性、意识和时间的探索。
作为“布鲁姆斯伯里派”的核心成员,伍尔夫与一群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交往密切,他们的思想自由、艺术创新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为她的文学风格奠定了基础。她倡导“意识流”写作方式,强调内心世界的流动性和复杂性,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方向。
伍尔夫的人物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全名 |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
出生日期 | 1882年1月25日 |
出生地 | 英国伦敦 |
死亡日期 | 1941年3月28日 |
职业 | 小说家、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女性主义者 |
家庭背景 | 父亲是学者,母亲是诗人,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 |
教育 | 自学为主,接受良好文化熏陶 |
精神健康 | 多次神经衰弱发作,患有抑郁症 |
文学风格 | 意识流、心理描写、实验性叙事 |
代表作品 | 《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 |
社会影响 | 推动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影响现代主义文学 |
去世原因 | 自杀,投河身亡 |
个人生活与思想特点
伍尔夫一生未婚,但与作家伦纳德·伍尔夫结婚,并共同创办了“霍加斯出版社”,致力于出版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她与妹妹瓦妮莎·贝尔以及许多艺术家保持密切关系,形成了一个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圈。
在思想上,伍尔夫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认为女性需要经济独立和精神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表达。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女性必须有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这句话成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宣言。
伍尔夫的作品常常探讨时间、记忆、身份和现实的本质,她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情感细腻而深邃。尽管她的生命短暂,但她留下的文学遗产却影响了无数后来的作家和读者。
以上就是【伍尔夫的人物生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